自2015年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全力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广大群众便捷、自主地享受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构建文化建设大格局。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市县两级创建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政府负总责、部门牵头、县市区实施、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37份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具体举措。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七五”普法重要内容,推动学习贯彻进党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场馆。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研究制定《株洲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三是强化投入保障。市财政安排创建专项工作经费30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50—300万元不等的创建专项工作经费,有力保障了创建工作的推进。全市文化事业费从2014年的0.94亿元,人均23.71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现在达到了1.92亿元,人均47.67元,跃升全省第三。
着力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文化创建大升温。重点健全了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领导小组通过工作调度制度、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研究创建重点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听取示范区创建中期督查情况汇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督查,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二是健全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坚持“八纳入”。即,纳入十三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纳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民生100”工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纳入市重点改革和督查事项,纳入市重点宣传体系。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并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用考核的“硬杠杠”推动各项创建标准的落实。三是健全宣传发动机制。将创建工作与全市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完善宣传联动机制,提高宣传实效。在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宣传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创建内容,形成了报道热潮。创建以来,先后在市级媒体报道445条、省级媒体报道115条、中央媒体报道121条。向文化和旅游部报送示范区创建简报69期,及时反映示范区创建动态。通过微信公众号和专人走村串户等形式,向10200名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141份,切实了解群众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量身制造”。
着力加强阵地建设,推进文化设施大改善。全力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文化供给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共新建市级文化场馆6个,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设置率达到100%。全市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从2015年的535.9㎡上升到783.7㎡。其中,投资6.8亿元新建的神农大剧院,开业以来共承接各类演出320余场,平均上座率达到75%,成为新的文化名片。推进资源整合创新,构建总分馆体系,建成图书馆分馆110个,文化馆分馆61个。由市图书馆牵头组建了图书馆联盟,逐步实现了全市图书借阅“身份证通”的服务体系。二是着力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紧抓“特色”和“文化”两大主题,打造将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比如,在长约11公里的湘江风光带上布置了工业文明墙、株洲故事墙、火车头广场等文化设施。在清水塘老工业区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在原株洲化工厂职工居民楼的墙面以3D绘画,记录厂矿发展历史,在井堪社区文化中心打造“株化博物馆”。三是有效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7+X”的标准建成合格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41个,建成率97.3%。建成农家书屋1561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新建“乡村大舞台”167个,改扩建“乡村大舞台”1400多个,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地。发挥“乡村大舞台”的辐射作用,开展“门前三小”(小书屋、小广场、小讲堂)建设,把文化服务点搬到村民家门口。目前建成门口小广场300多个,“门前三小”示范点20个,有效打通基层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着力实施惠民工程,促进文化服务大提质。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一是大力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设立创作基金奖励和扶持文艺创作,全市每年创作推出大戏2-5台,美术书法摄影作品500多件,音乐作品30多首。其中,大型音乐剧《天使合唱团》荣获湖南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民族歌剧《英·雄》成为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扶持的九部民族歌剧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晋京演出,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二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内容越来越宽泛。坚持将公益演出、全民艺术普及等10余项民生实事纳入市政府“民生100”工程。在国内首推市民网上购书图书馆买单的“e线送书”服务。每年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万余场,举办公益讲座200余场,参与人数300余万人次。推进文化进村入户,先后打造了醴陵沩山村、茶陵秩塘镇等一批经典文化村镇。农家书屋创新管理,下出“五黄蛋”做法,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批示。市湘东院线公司、攸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等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三是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品牌培育工程,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结合“一县一区一品”,共培养品牌服务项目60多个。“周周乐”坚持了20多年,惠及观众600余万人次,“株洲全民阅读月”连续举办十一届,是全体市民共有的“阅读闹钟”。湘江边上的旧书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读书界有影响的一道人文景观。同时,主动承办了第十九届中国老年合唱节等重大文体活动,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城市的知名度。四是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队伍越来越强劲。配强公共文化队伍,全市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编制640多个。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人员编制3名的要求全部配备到位,每个村(社区)配备公益性文化服务岗位至少1个。在全省率先开启合作办学模式,市戏剧传承中心与中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办戏曲专业班,培育了专业戏曲人才。建立了业余文化团队名录,4224支业余文艺团队登记在册。成立了市县乡三级文化志愿者组织,全市1.67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
着力强化创新引领,实现服务效能大提升。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了系列创新做法。一是推进跨界融合创新,打造数字服务平台。采取PPP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综合文体服务云,实现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注册会员达20万人,总浏览量达1600万人次,场馆预订10万余人次。建设智能文化岛,打造户外互动新媒体建设运营新模式。目前有40台投入使用,阅读点击量日均3万人次,成为运用“互联网+”打造“精神阵地”的成功示范。二是推进“文化+党建”创新,创建党员文化示范岗。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联合组织部门成功创建党员示范岗25个,发展了一批党员文化管理员、党员文化志愿者,实现了“文化+党建”的创新发展。三是推进运营模式创新,委托社会机构运营公共文化场馆。继神农大剧院委托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之后,天元区图书馆成为湖南省第一家由专业机构托管的公共图书馆。四是推进服务功能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探索了“文化+电商”“文化+旅游”“文化扶贫宝”等文化精准扶贫模式,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和文化需求,实施差别化、套餐式文化精准配送。2014年起,牵头开展“罗霄放歌”,建立覆盖湘赣两省四市九县的区域文化展演机制,让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百姓平等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
近日,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主要活动之一的第二届福州民俗旅游节在三坊七巷拉开帷幕,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摩
永安市天斗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核心区位于永安市上坪乡上坪村。项目总投资约16 6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设年限2013-2026年,分为
武平承办全国林改现场会以来,梁野山景区热闹非凡,随着相约中秋月台湾小食与原住民歌舞活动、闽粤赣边八县摄影大赛、养生福地 清新武
近日,在安平桥景区中亭多了一家便利店,但不同于传统的便利店,该便利店没有售货员和收银员,首次注册成功后,刷掌就能进入便利店完成
图为当地消防救援人员转移被困群众。 赵久川 摄中新网贵阳6月15日电 (袁超)6月14日晚持续的降雨导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300余人被困
报警男子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6日讯(熊强 杨志军 记者 雷兹)10月24日,康定警方接到一起“奇葩”报警,民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报警男子因吸毒过量致幻,竟然“
主线上搭出的火线■市民质疑艾普宽带“偷电”,4年跑了5000多度电■艾普宽带坚称工作人员不会偷电,将协商电费赔偿■律师表示,如是“恶意”所为,构成盗窃罪;如
民警搜寻中发现张先生所驾车辆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6日讯(杨志军 罗绒丁真 记者 雷兹)原本高高兴兴出门游玩,没想到却在甘孜稻城景区与爱人走散,由于手机没有信号
雅安小伙小姜玩手机棋牌游戏“21点”,3个月输掉25万元。近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手机支付方式日益便捷,各式棋牌游戏手机软件逐渐风靡,在办公室、家里,,
犯罪嫌疑人用弹弓将车窗玻璃打破,伸手将车内财物盗走(图片由武侯警方提供)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6日讯(记者 刘佩佩)单枪匹马,男子骑着摩托车在路上寻找作案目标,
中国第四届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
15日,参加第四届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分组实地考察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村、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书京土堡以及朱熹诞
百年记忆·匠心传承 第二届福州民俗
近日,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主要活动之一的第二届福州民俗旅游节在三坊七巷拉开帷幕,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摩
永安:开展“五比五晒”项目竞赛 稳
永安市天斗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核心区位于永安市上坪乡上坪村。项目总投资约16 6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设年限2013-2026年,分为
武平借力绿水青山 推进全域旅游
武平承办全国林改现场会以来,梁野山景区热闹非凡,随着相约中秋月台湾小食与原住民歌舞活动、闽粤赣边八县摄影大赛、养生福地 清新武
晋江首家智能便利店落户安平桥景区
近日,在安平桥景区中亭多了一家便利店,但不同于传统的便利店,该便利店没有售货员和收银员,首次注册成功后,刷掌就能进入便利店完成